“无人机航拍俯瞰视角广,就像一双‘天眼’,将河道水位、水利工程设施、居民地分布等情况尽收眼底,为防汛工作、灾情研判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涿州大清河工作组组长曹家印介绍。
受连续多日的强降雨影响,海河流域子牙河、永定河、大清河相继发生编号洪水。河流的水面有多大?居民区有没有受到影响?为了快速获取直观准确的数据,海委加派工作组前往防汛一线,为防汛减灾决策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工作人员组装复合翼无人机
7月31日凌晨,记者随海委派出的工作组赶往河北省涿州市。与当地水利部门会商后,曹家印带领队员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北拒马河北支,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采集视频影像数据。
规划路线、寻找合适的起降点、组装无人机、上传航线、检查设备……工作组有条不紊地做好复合翼无人机起飞前的准备工作。
“起飞!”无人机稳稳地飞上高空。工作组的刘汉超熟练地远程操控,河道行洪、蓄滞洪区等画面实时传输,在客户端可以同步查看。
晚上7点多,工作组完成了一天的航拍任务。回到驻地,工作组的周长江一边打开电脑准备对航拍图进行后期处理,一边介绍说:“无人机所拍摄的画面信息比一般影像图场面大、场景宽。我们对图片进行无缝拼接,通过航空遥感影像多角度立体反映此次洪水对城市的影响。”
这些航空遥感影像被第一时间传回到水利部门,作为分析决策的重要数据支撑。
“遥感技术与传统地面站观测资料融合,形成天空地一体化智慧感知体系,能够实现多源数据优势互补,扩大观测覆盖范围,全面、及时掌握洪水发生过程,客观统计灾害损失情况。”曹家印介绍。接下来的几天,他还将带领工作组继续前往其他重要河段进行航拍。
在此次海河流域洪水防御过程中,海委充分发挥“天眼”的力量,基于高分辨率光学与雷达影像,开展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遥感监测及蓄滞洪区遥感动态监测,并基于实时监测数据,开展海河流域中小河流的流量模拟与对比分析。
文章及图片来源:《中国水利报》2023年8月4日第5382期,杨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