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天纬地绘蓝图
2018-12-17
  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改革发展40年综述
  测绘地理信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在40年翻天覆地的改革历程中,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改革同样风云激荡、成果丰硕,为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改革风起云涌 初心永志不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测绘部门明确了由系统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的工作思路,服务领域逐步拓宽,测绘市场开始形成。1992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颁布,国家、省、市、县四级测绘行政管理机构逐步健全,1997年基础测绘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法制、机构、财力这三大支撑实现重大突破,开启了测绘发展的黄金时期。
  进入新世纪,测绘人奏响改革、创新、发展的时代强音,通过加强测绘统一监管,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测绘依法行政,构建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提升测绘保障能力,测绘工作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擘画出全面系统的改革奋斗路径图。测绘人与时代同行,在势不可挡的改革洪流中奋楫向前,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大气磅礴的改革实践,绘就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经纬画卷。
  201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充分肯定国测一大队爱国报国、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对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和广大共产党员提出殷切希望,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指明发展方向、提供行动指南。
  在回信精神的激励下,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牢固树立和坚持新发展理念,确立了“加强基础测绘、监测地理国情、强化公共服务、壮大地信产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测绘强国”的发展战略,驰而不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20个方面88项改革任务的“路线图”“时间表”,科学构建新常态下事业发展新格局,测绘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
  2018年春天,自然资源部挂牌成立,测绘地信管理职责整合至自然资源部。在经历了62个春秋的发展后,测绘更加紧密地融入国家自然资源工作大格局,为更好地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测绘人从此肩负起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和决策依据的新使命,踏上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征程。
  夯实事业根基 提升整体实力
  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集成整合其他各类信息的公共基底,也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立业之本。
  40年来,从建立1980西安坐标系,到与国际接轨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从肩挑背扛、历尽艰辛建设我国第一代测绘基准网,到建成三维、动态、地心、几何基准与物理基准相统一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测绘人用智慧和汗水积淀了宝贵的地理信息资源,并不断推进资源建设由地上向地下、陆地向海洋、国内向全球拓展。
  目前,我国建成了基于北斗、三维动态的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向社会提供厘米级实时导航定位服务;优于1米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覆盖全部陆地国土,基础航空摄影达700余万平方公里;1∶100万、1∶25万、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全部陆地国土并实现年度动态更新,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现势、精确的地理信息的需求;海岛(礁)测绘一期工程完成,摸清了海岛(礁)数量、位置和分布,有力支撑国家海洋权益保护和海洋经济发展;精确测定并向世界公布珠穆朗玛峰高程,极地测绘、界线测绘、长城测量、名山高程测量成果丰硕;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01、02星成功发射,打破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开启我国自主航天测绘新时代。
  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以大视野、大胸襟、大智慧,深化各领域改革,推动事业转型升级、不断突破。
  面对社会大众对地理信息的旺盛需求,建成了中国区域数据资源最权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广泛服务于政府管理、电子政务、不动产统一登记、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等的迫切需要,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首次系统掌握了我国山水林田湖草等地表自然资源要素和人工设施现状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全面摸清了我国地理国情家底,为把握国势、制定国策提供科学依据。
  面对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网格化的发展趋势,在全国334个地级市、511个县级市大力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并积极向智慧城市升级。
  服务经济建设 惠及千家万户
  经济建设,测绘先行。40年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肩负起“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神圣使命,为科学管理决策、重大战略实施、重大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科学教育、国防建设和百姓生活等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保障服务。
  在1998年特大洪灾、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及近年发生的舟曲泥石流、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天津滨海新区爆炸等灾害现场,测绘人总以“最美逆行者”的姿态第一时间出现,以最快速度获取灾区影像和数据,为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有力保障。
  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APEC会议、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首届进博会等重大工作推进,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神舟”飞天、“天眼”探空、“蛟龙”探海等重大工程建设,测绘人的身影始终活跃在一线,为规划选址、设施建设、质量监管等提供数据支撑。
  从提供单一纸质地图、基础数据到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从服务农业、石油、土地、水利等传统行业到服务国家安全、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智能交通等新领域,40年来,测绘地理信息产品模式和服务方式,逐步由“幕后”走向“台前”,深度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滴滴打车,网上订餐,手机导航……今天,地理信息是大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信息,通过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跨界融合,催生出许多新产品、新服务,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图景。
  2014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施行适度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强化对地理信息企业的指导和服务,组织开展地理信息安全处理技术研究,成功解决信息保密与大众应用之间的矛盾,极大激发了产业发展新动能。地理信息从业单位、上市公司逐年递增,地理信息全产业链条日趋成熟。基于地理信息和位置的新型产品和服务井喷式涌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地理信息产业年产值保持年均近20%的增速,目前已达6200亿元。基于地理信息的新型应用和服务,正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领域,为国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发挥着积极作用。
  维护国家安全 护航事业发展
  “法者,治之端也。”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一个个法治建设的强音回荡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征途中。
  1992年,测绘法颁布,测绘工作从此纳入法治化轨道。2002年,测绘法修订,确立了测绘统一监管、基础测绘管理、测绘资质管理等一系列基本制度。2017年4月27日,新修订的测绘法颁布。新法在强化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管理和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促进测绘成果共享与应用、加强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规定,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目前,一个以测绘法为核心,4部行政法规、6部部门规章、35部地方性法规、近百部地方政府规章为主体的测绘地理信息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为依法履职开路、为改革创新除障、为公平公正护航,在法律法规的保障下,各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切实履行政府职能,着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行业信用体系,测绘统一监管不断加强,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在法治轨道上阔步前行。
  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敢于亮剑,联合多个部门持续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加强“问题地图”、成果保密、质量监督、互联网地理信息、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监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各类测绘执法检查和重点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查处了涉外、涉军、涉密、涉证、涉网测绘违法案件,有效维护了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和测绘地理信息市场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 引领转型升级
  测绘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测绘的发展极大地依赖技术方法和仪器装备的变革。
  从最初的大平板、三脚架、小笔尖,到今天两颗资源三号测绘卫星遨游太空,航空摄影测量飞机、无人机俯瞰大地,各类移动测量系统扫描地面,探地雷达深入地下测绘;从以光学仪器为标志的传统测绘技术体系,到以航空航天遥感、卫星导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再到以数据获取实时化、数据处理自动化、数据管理智能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应用社会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测绘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使测绘生产力水平发生质的飞跃。测绘技术与装备的变迁,成为改革开放40年来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跨越式发展最直观、最具说服力的见证。
  改革开放40年,也是测绘科技不断创新进步的40年。无论是成功攻克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计算、全数字化自动测图、地球重力场测量、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测绘等核心与关键技术,还是成功研制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高精度定位芯片、大规模集群化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倾斜摄影相机等大批技术装备,结束我国高精尖测绘软硬件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心和决心,潜心科研,矢志创新,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际奖项,我国测绘科技整体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一些领域达到国际领先。
  站立国际舞台 唱响中国声音
  2014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美国纽约召开,中国政府将全球30米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赠与联合国。这份厚礼,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主导完成、500余位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的结晶,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一个缩影。目前已有120个国家和1100多个研究机构应用该数据,有力支撑了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
  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陆续加入4个主要的国际民间测绘组织,到目前与世界上多数国家进行交往、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从相对封闭到更加开放,从依赖“引进来”到全面“走出去”,从一般性交流到深层次合作,40年来,测绘人始终以开放的胸怀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发出更强的中国声音,讲述更美的中国故事。
  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联合国第3次全球地理信息管理高层论坛、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等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与联合国共同实施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地理信息管理能力开发项目计划;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启动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援助巴基斯坦建设新一代测绘基准,开展数字湄公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项目,推动北斗导航系统在海外开花结果,树立了测绘地理信息新的全球标杆;一批知名专家在国际测绘组织担任重要职务,我国首个主导编制的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发布,体现中国制造水平的测绘地理信息装备和技术开始进军国际市场。
  40年改革发展历程,也是一部测绘人负重前行的奋斗史、披荆斩棘的改革史、万众一心的创业史、破茧成蝶的发展史。站在新起点,展望新征程,广大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将继续发扬“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中,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续创辉煌,向党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
推荐动态